三峡行(9)黄鹤楼——江城数代有新篇 【七律】黄鹤楼 戍楼初据武昌关,玉笛横吹黄鹤旋。 崔颢一吟成绝唱,江城数代有新篇。 危檐高槛遗铜铸,凝汽超声起白烟。 借问故园何处是,游人空对楚江天。 戍楼初据武昌关:最初的黄鹤楼建在武昌蛇山黄鹄矶头,还是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的事(223年),据说是为了军事目的。 玉笛横吹黄鹤旋:传说曾有一位衣衫褴褛的道士在此地的辛氏酒店得到很好的礼遇,为谢酒家便在墙上画了一只会跳舞的黄鹤,使辛氏酒店生意因此大为兴隆。十年后道士重来,用笛声招下黄鹤,乘鹤飞去,辛氏遂出资建楼。 崔颢一吟成绝唱:离黄鹤楼不远的路边见一座修建雅致的亭子,匾上金字《搁笔亭》。因李白见着崔颢的诗,不敢吟对,当场搁笔的缘故而建。亭柱上的对联是:“楼未起时原有鹤,笔从搁后更无诗”。 危檐高槛遗铜铸:遗址上只剩下清代黄鹤楼毁灭后唯一遗留下来的一个黄鹤楼铜铸楼顶。(那个三节葫芦样的就是) 借问故园何处是:自民国后黄鹤楼的废墟就无人光顾,1957年建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决定重建黄鹤楼时,选址在距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峰岭上。
|